合作创新采购过程中如何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

政府采购信息网 董莹 2024-06-18 16:11:11

合作创新采购主要是面向技术的采购,而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问题,会使得合作创新采购过程中存在不少风险。那么,合作创新采购具体面临哪些风险?如何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防范呢?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采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武汉市政府参事白志远看来,合作创新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有政策风险、预算管理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合作供应商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等。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肖建华认为,对于采购人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主要包括:产品不符合实际要求、采购人后续追加资金较多、双方风险分摊争议、合同的中止与终止风险等。同时,还存在技术发生迭代变化后与原先协议开发的产品技术间的成本上升与采购需求差异风险。

而对于供应商来说,合作创新采购虽为具有实力的技术创新公司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机遇,但最终目标是走向市场。因此,供应商在开发成功后也会面临市场风险,需要其投入更多资源,确保产品具备竞争力。另外,在合作创新采购过程中,还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合规性风险等衍生风险。

北海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林晓梅补充说,合作创新采购还存在采购实施过程的风险以及廉政风险。对于难以量化和比较、履约周期较长的创新项目,容易出现个别供应商在研发谈判中“低价抢标”、研发合同签订后故意拖延等情况。采购人或者供应商滥用合作创新采购方式变相进行利益输送,成本补偿的范围界定不准确,出现重大情况未及时终止合同等。

那么,如何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防范呢?“采购人主体权责需要进一步具体细化以便于实际操作,这可能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套权责设计。同时对于能够承担合作创新采购项目的采购人需要设立专岗专人负责制。此外,针对合作供应商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采购人及时跟踪与评估。” 白志远如是说。

林晓梅认为,应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源头管理和结果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容错机制、完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做好履约验收等方面,进一步细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例如,采购人应当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确定采购需求、组织采购活动等重点环节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采购人负责确定本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需求,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对采购需求有明确的意见,并依法组织政府采购合同的履约验收工作,确保采购结果实现相关的绩效和政策目标;通过规定供应商研发方案的最低权重、两阶段评审和强调研发方案的可行性等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研发成功等。

在肖建华看来,在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的同时,还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加强风险防范:一是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与建立相关工作机制。采购人应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科学评估项目的研发、实施和财政资金风险,制定较为详细的风险预警、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等。二是加强日常过程监管与强化合同管理。采购人应按国家相关政策约定成本范围和成本补偿比例,在实际支出中,按约定严格资金拨付、列支过程。三是配备较为专业的人才与对接机构。采购人要确保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必要时可以设定专门的对接机构。四是强化内部监督和审计。对采购人员的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五是明确责任并建立科学考核机制。采购人应事先明确采购人员的责任范围和要求,以及工作目标和绩效评价标准。同时,也要对供应商的研发过程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政府采购

广告

深耕采购,死磕采购。既具理论高度,又兼实务特色,让你从外行到高手。公共采购在线大学堂!请扫码关注——采购学园,新鲜的“图说政采”等你来看!

采购学园

网友评论
个人头像
  • 暂无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